红色江山故事 讲给青春聆听--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“三下乡”实践团锦州行
来源:本站 点击量:35080
为深入探寻革命历史精神密码,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活力,引导青年厚植家国情怀,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“赤心赴锦·青志兴乡”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7月2日至6日奔赴锦州,开展系列实践活动。成员们通过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、配水池战役纪念馆、锦州市博物馆,采访往来游客与当地群众,体验风土人情等形式,触摸历史、对话群众,让红色记忆更鲜活,让革命力量永久传播。

重温锦州热血历史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
7月2日,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崇敬与求知之心,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,缓缓踏入辽沈战役纪念馆。进入馆内,成员们或驻足于珍贵文物前,附身仔细端详,或三两成群,轻声讨论着文物背后的故事。在这里的每一分钟仿佛都能与历史共鸣,那一段段硝烟弥漫的过往,那一个个为信仰献身的身影,无不让大家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。


7月3日,实践团来到了配水池旧址,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弹孔触目惊心,脚下的土地似乎还残留着当年的硝烟味道。在遗址现场,成员们认真观看相关书籍,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。成员们更深刻地认识到,红色基因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,要将这红色基因传承下去,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
7月4日,成员们整装待发来到了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锦州博物馆。踏入馆中,首先吸引成员们的便是它独特的建筑布局。6个展厅错落有致,空间开阔,让文物在最佳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魅力。在这里,可以看到远古人类使用的打制石器,还可以看到抗战先辈们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武器,体会艰难处境下胜利的来之不易。


走访艰苦革命故地 聆听历史宝贵回音
7月5日,实践团成员分为三个小组,再次前往辽沈战役纪念馆,配水池旧址,锦州博物馆进行随机采访、填写调查问卷、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。成员们有幸与来往人员、当地居民深入交流。一位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员向成员们阐述了她对革命先烈的敬畏之心,希望青年一代可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,早日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。

在随后的采访中,本校2018级校友、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在读学长表示“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可以通过学习辽沈战役精神来勉励自己努力学习,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大学生青年的一份强有力的力量。”成员们在此过程中也将宣传册一一发放给路人,让感兴趣的人们进行了解与阅读。

历史回声与青春脉搏在此交汇:前辈以精神感人,后辈以学习育人。团队成员表示,将铭记塔山阻击的呐喊、锦州城破的硝烟,把先辈“敢打必胜”的信念转化为“强国有我”的行动,以专业所学服务东北振兴,用创新成果续写新的胜利篇章。

对话古老城市记忆 感受浓厚风土人情
7月6日,实践团深入锦州古塔公园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,试图从更广阔的角度去了解这片饱含历史的土地。古塔公园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得益彰的旅游胜地,更是锦州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舞台。

夏日的锦州古塔公园,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,一群市民相聚于此,开启热闹的休闲时光。阿姨们手持彩扇、花绸,随着轻快的节奏,脚步灵动挪移,笑声、喝彩声与韵律交融,感染着路过的行人。这充满烟火气的场景,是锦州人对生活热爱的具象体现,古塔公园也因这份活力,见证着岁月静好里的人间烟火 。

此次锦州之行,实践团通过参观、调研访谈,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,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。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了红色精神的内涵,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,成员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。未来实践团将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,在更广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