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羽裳路社区,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暑期最温暖的风景。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"星火伴学暑期社会实践队"的10名队员,以专业知识为纽带,为30余名留守儿童和社区儿童开展了为期12天的"法治+教育"双轨帮扶活动,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分层辅导解难题,法律课堂润童心。7月7日的开班仪式上,实践队队长王琳然通过破冰游戏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。"我们不仅要帮他们完成作业,更想种下法治的种子。"队员们按年级分组,采用"1名队员+3名儿童"的小班化辅导模式,针对语文、数学等学科难点设计思维导图,并创新推出"错题银行"制度。五年级的小林在队员指导下,数学正确率从60%提升至85%,他的母亲在微信群反馈:"孩子现在每天主动整理错题,还给我们讲法律小故事!"
图一:志愿者辅导作业
校地共建可持续,成果固化惠长远。实践队与社区深度合作,探索长效帮扶机制。7月15日,"小小法官"模拟法庭活动中,孩子们穿上法袍,在队员廖荟颖的指导下审理"玩具纠纷案",社区居民纷纷驻足点赞。活动结束后,社区书记陶庆菊表示:"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法治教育不再枯燥,我们计划将'星火伴学角'设为固定服务点。"
图二:队长总结展望
成果展示会上,队员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:完成30份《儿童成长档案》、5个教学案例入选社区法治教育资源库,制作的《暑期作业攻关手册》被家长称为"带不走的老师"。此外,团队还通过数篇纪实推文记录实践点滴,其中《当法学遇上儿童》被社区媒体转载。
12天的实践虽短,但星火不熄。离营当天,孩子们用绘画《我心中的法律》表达感谢,队员张怡宁说:"看到他们从怯懦到自信,我们更坚定了'用专业反哺社会'的初心。"未来,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,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。
星火伴学暑期社会实践队
文/廖荟颖、傅韵慈、张怡宁
图/胡馨予、王琳然
2025年7月19日